有绝活!临泉这个村,安徽独一份!

2023-08-30 11:24:59    来源:腾讯网

到了临泉地界


(资料图片)

一定要看一场杂技演出

赵怀勇 摄(资料图)

韦寨镇韦周村韦小庄,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的“中国杂技专业村”,全村44户人家几乎人人都会玩杂技,三代以上的杂技世家就有10个。

现在,全村27个杂技团队,年创收近千万元。

村里人人有一手

“上至九十九,下至刚会走,人人有一手。”在韦寨镇,用这句话来形容全省唯一的“中国杂技专业村”——韦小庄,一点都不为过。

历史资料显示,当地村民从清朝道光年间就开始习武健身,并把杂技发展成为艰难岁月里的谋生手段,至今已有180余年历史。

几年前,韦小庄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,配套建造的农民文化大舞台,被命名为“杂技楼”。旁边的杂技广场有一座人物倒立的雕塑,显示出这个100多人小村庄的与众不同。

初秋时节,阜阳“政能量”工作室记者来到韦小庄中心村时,80岁的韦学善正打理自家门前的小菜园。年轻时,他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杂技高手,村里不少杂技班子都是他带出来的。

“以前玩杂技苦啊,翻跟头、倒立都是硬功夫,没有几年苦练上不了台。”韦学善说,老的杂技演员除拥有武术功底外,还要练顶技、蹬技、吊子、耍花盘、走钢丝、爬杆、转碟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。

以命换粮成过往

据已经退休的临泉县文化局副局长罗振祥整理,上世纪50年代,临泉境内出土了一件西汉的“陶戏楼”,上面清晰地刻着人物“拿大顶”的造型,成为临泉杂技最早的历史印记。

临泉地区有据可考最早的杂技演出,是明代中期一个被称作“一撮毛过刀山”的杂技班组在泉河、涎河两岸演出,当时盛况空前。

“一撮毛是杂技艺人的名字,‘过河刀山’类似后来的走钢丝,是临泉一带很常见杂技表演形式。”罗振祥说,杂技的缘起总与尚武的传统和吃不饱饭的现实密切相关。

在兵荒马乱的年代,临泉的民间艺人挑上担子,携儿带女四处卖艺,在先人熟练掌握拳脚武术的基础上,凭借“吞铁球”“吞宝剑”的技艺“以命换粮”。改革开放以后,当地的杂技艺人才迎来了新的转机。

王军侠 摄(资料图)

杂技世家代代传

在杂技楼西侧,今年55岁的韦学红来不及洗掉手上泥巴,就与阜阳“政能量”工作室记者热情地握手。他个头不高、身材结实,从父亲那一辈开始玩杂技,十多岁时外出卖艺,两个儿子在他的影响下都在经营杂技团。

这几年,韦学红没有出门,在老家带孙子,解决了两个儿子的后顾之忧。他在农家小院里养了30多头牛,曾经的杂技演员变身成了养牛专业户。

村里不少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捞到了第一桶金,韦学红也不例外,他身后的4间砖瓦房,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用玩杂技挣来的钱盖的。

“外出玩杂技挣的是辛苦钱。”韦学红说,常年在外面跑,地方刁难、流氓骚扰、汽车抛锚甚至遭遇车祸,都是常有的事。但是为了养家糊口,不吃这个苦也不行。

比起老一辈睡钉板、吃玻璃、吞宝剑、吞铁球,到韦学红学杂技时,这项民间技艺已经有了革新。他擅长用下巴顶梯子,演出的时候梯子上可以站三个小孩。

“以前常年在外面跑,体重只有90多斤。这几年没练,已经长到120多斤。”韦学红家里有三辆流动舞台车,同时是可以承接三场杂技演出。这几年,小儿子在江苏一带流动演出,平均一年300多场,年底算下来,能收入十多万元。

车辆换代收入稳

今年52岁的韦刘成是韦学红的邻居,家门口的一辆中型厢式货车,经过改装可以分割出多个功能区:睡人、装动物、放音响道具,甚至还配备了发电装置。

“只需要10分钟的准备时间,我们就能摆开架势演一场。”韦刘成说,玩杂技30年多,他的交通工具从肩挑背扛,到板车、三轮车,再到农用车,前几年已经换了第6辆货车,还打算换更好的演出车。

“除了西藏、青海这样的高原地区外,国内其他地方差不多都走遍了。”韦刘成5岁学艺,早已习惯了一年到头漂泊在外的生活,他往往和村民的车队组团出发,到了一座城市后各自下村演出,然后聚在一起交流演出情况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过去卖艺求打赏的赚钱方式,如今已经演变成专业承接各类商业演出,收入比较稳定。

李亚颍 摄(资料图)

“2014年,韦小庄被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为‘杂技专业村’,这是对韦小庄人最大的肯定。”韦刘成说。

来源:阜阳新闻网

编辑:张胜泽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